走进红河哈尼族彝族自治州泸西县旧城镇板桥村河民村小组,满眼都是郁郁葱葱、茁壮生长的桑树。养蚕户陈石花正在家里忙着给手指大小的蚕宝宝喂桑叶,随时查看蚕宝宝生长情况……
在河民村,与陈石花家一样养蚕的农户有40多户,其中的俞小林夫妻俩三年前一直在外务工,回乡后就选择了发展养蚕产业。“养蚕比种水稻、苞谷的收入高,一个月我们两个人能挣一万多块钱,而且家里老人、小孩也照顾了,还算可以。”俞小林说。
由于蚕茧收购行情稳定,河民村群众这些年种桑养蚕热情高涨。当地也充分结合自身的自然条件优势,大力发展培育栽桑养蚕产业促农增收,助力乡村振兴。如今,种桑养蚕已成为河民村的重要致富产业。
近年来,旧城镇大力推进科技助农行动,发展桑蚕特色种植养殖业,精选蚕桑业务技术骨干、乡镇农技员、村组联络员组建蚕桑技术服务队伍,实行“三定一包”责任制,定期进村入户开展桑树种植、蚕苗培育等技术培训,为养蚕户提供产前、产中、产后全程技术服务,并组织开展蚕桑品种试验和示范推广,不断提高蚕桑种养质效。
为扩大栽桑养蚕产业规模,该镇积极探索党组织建强在产业链上,推行“党总支+合作社+企业+农户”模式,由板桥村党总支牵头成立合作社,与蚕丝加工企业——华盛农业有限公司合作,与农户签订种植养殖及收购协议,推动技术、订种、催青、共育、发放、收购“六统一”,带动500余户农户栽桑7700余亩、饲养蚕种1500余张,年产茧180余吨。
当地还将桑蚕文化融入产业发展和村庄规划,在板桥村、河民村等蚕桑主产区打造桑蚕特色文化墙、文化展览室等,通过把修剪的桑条制成菌棒、养蚕废弃物制成肥料、鱼饲料等,实现蚕桑种养废弃物再利用。
据统计,今年全镇蚕桑产业预计实现产值1100余万元,将初步实现“建强一级党组织、培育一批引路人、壮大一项支柱产业、致富一方百姓”的目标。
AAAFYYTRUYJY76I免责声明:本站发布的有些文章部分文字、图片、音频、视频来源于互联网,并不代表本网站观点,其版权归原作者所有。如果您发现本网转载信息侵害了您的权益,如有侵权,请联系我们,我们会尽快更改或删除。
联系人:杨经理
手 机:13912652341
邮 箱:34331943@qq.com
公 司:昆山市英杰纺织品进出口有限公司
地 址:江苏省昆山市新南中路567号双星叠座A2217